新加坡教育重大改革:A水准课程考试都翻新、初中科目变更、学校招生新制度...
今天(3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提出了教育部在未来几年的计划方案,其中涵盖了A水准课程和考试改革、理工学院预科班招生、大学开放更多名额等。
这些计划究竟什么时候实施,有哪些群体将受益?“新加坡眼”尝试为您解读一下:
初院和励仁高中
A水准课程大变化
教育部长陈振声透露,新加坡A水准课程将会做出逐步调整。
(图源:思翔教育)
从2024年入学的学生开始,教育部将逐步取消初级学院和励仁高中(等同中国高中)的年中考试。取消年中考试不代表会有更多考试和计分测验,学校一个学期,每个科目也不能有超过一次的计分测验。
陈振声说,希望通过这个改革,能够减少大家对考试和学业成绩的过渡关注,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其他的学习体验上,以此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调整A水准计分方式
陈振声说,从2026年起,教育部将调整A水准会考分数的计算方式。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
新加坡的A水准考试等同中国高考,目前A水准总分为90分。
初级学院和励仁高中学生在修读A水准课程时,至少得修读四个知识性科目(content-based subject),其中包括至少三科主修(Higher 2)和一科副修(Higher 1)的科目,另外,还需要加上英文理解与写作(Higher 1 General Paper,也称H1 GP)以及专题作业(Higher 1 Project Work,也称H1 PW)的成绩。
但制度调整后,考试总分将改为70分,只以三科主修和英文的成绩来计算,余下的一个科目,比如副修、专题作业和母语等,将不再强制计算分数。除非这个科目的成绩能够提高总分,才会被计算在内。
(图源:pixabay)
这次调整,除了入学总积分的改动,在A水准课程的科目及计分上也有调整。
从2024年起,H1 GP将成为A水准考生必修科目,学生不能再以“知识探索”(Higher 2 Knowledge and Inquiry,也称KI)来替代这门课。
另外,目前和其他科目一致,用ABC作为打分等级的H1 PW,从2024年起,评定方式将改为“及格”与“不及格”。这意味着专题作业的得分不再会影响学生的A水准总分。要申请大学,学生只需要拿到“及格”就可以,这将大大减轻大家的得分负担。
2024年起
超80%中学实施科目编班制
新加坡大多数中学现行的分流制也将在2024年进一步改成科目编班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在中一入学的时候,根据小六会考(PSLE)成绩,分别修读适合自己水平的科目,在报考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时候,也可以更灵活。
4至20分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多数都会修读G3等级的科目(相当于现在的快捷源流级别);
21和22分的学生,则会根据科目的不同能力,修读G2或G3科目;
23和24分的学生,修读G2科目;
25分的学生,修读G1或G2科目;
26至30分的学生,修读G1科目。
不过,直通车学校(IP)、特选学校、单源流制学校因为本身已经集合了学习能力相似的学生,所以不会再进行科目编班制。
想了解更多新加坡中学分班和A水准科目考试?“新加坡眼”特邀教育界专业人士分享改革后的注意事项,家长和学生们千万别错过:
扩大理工学院预科班
扩大招生范围
多数人考理工学院,都是以O水准分数申请。不过,理工学院都设有预科班(Polytechnic Foundation Programme,也称PFP),可以直接录取N水准分数优异的普通学术源流学生,先让他们学习一年的基础课,再修读文凭课程,这样就不必再参加O水准考试。
为了配合2024年进一步推出的中学科目编班制,理工学院的预科班招生范围将扩大到修读G3科目或G3和G2混合科目的学生。这一计划预计将在2028年开始,实施后,理工学院每年可接受的学生人员将会从原先的1700人增加到2600人。
预科班的录取标准也将根据后续的科目编班制做出适当调整。
预科班学生选择文凭
有更多选择更多时间
目前,通过预科班报读理工学院的学生是直接根据自己的选择被录取到特定文凭课程,但从2026年起,学生在科目选择上范围更广,也有更多时间考虑。在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对应的特定文凭课程,比如媒体、艺术、人文及商业等。
新加坡教育部第二部长孟理齐说,这样学生将有更多时间去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也能有更多尝试的机会。
(教育部第二部长孟理齐)
让更多成人
能进修大学课程
提高就读率
陈振声表示,人们对教育的观念应当改变,不能认为学习只集中在人生前期。人们在踏入职场后,应当还能通过教育和培训课程进修。尤其是转型的人才,更应获得应有的进修机会。
编辑:FJ、LWL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